2009年11月27日星期五

知命:做第一等人物

知命:做第一等人物

/王忠文


人活在世上,总有处理不完的事,而人生头等大事,到底是什么?其实,就是孔子所说的“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。”(《论语.尧曰》20.3)这句话可以较完整的翻译成:“不知道自己的天性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对自己的正负面影响,便称不上是一位有智慧的君子。”

用现代话来说,“知命”就是知道自己,即对自己的了解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明白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,总是自以为是,不可一世,判断错误,行差踏错之际,还要怨天尤人。


楚汉相争中的项羽,本来是顶天立地的英雄,因为刚愎自用,最后连“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”的希望也不好好把握,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。这也就是说项羽临死前还不了解自己,一代英雄到最后只能如同李清照所说的成为“鬼雄”。因此,太史公司马迁如此评论:“项羽骄矜自许成功之大,惟自信一己的智能,而不师法古人;以为霸王之业已成,要以武力征伐经营天下,以致只有五年,终于亡国,本人身死东城,还不能觉悟,而不肯自己检讨自责,那实在是错了!项羽有这些失误,最后还要说:‘是天要亡我,不是用兵之罪。’岂不是大谬吗!”

比起项羽,刘邦可说是文不文,武不武的,那何以可以成为汉朝的开朝皇帝—汉高祖?现代新儒家的牟宗三先生在《历史哲学》中,直接指出刘邦是一位无赖的天才。看刘邦对张良的礼贤下士和言听计从,就是一种“知命”,知道自己的能力有所不足,需要人才来辅佐。

“知命”告诉我们的是人生只有一条命,要好好珍惜。现代的亲子关系,是淡薄而经不起考验的。父母亲对孩子的口头禅“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”,对孩子已经没有丝毫生命的感动,有的只是权威的一种包装。孩子心中可能会想:“父母没有经过我的允许,就把我生出来,为什么我一切都要听从父母的?”

实际上,人生于世,本非出于自愿,天下父母真的是未征得孩子的同意,就爱心满怀的让新生命诞生。这也就是说,“命”就是人的存在,新生命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上,就成为不可退转的既成事实。

我们的身高、长相和体重,是父母给予我们的,无论身材是否适中、相貌是否好看,总不能事先发出订单,发现货不对办时要求退货,请父母重新给我们更精彩杰出的生命。我们被生下来,来到这个人世间,所具备的相貌、身材与性向才情,皆是天生而有,而且是无可改变,这种与生具备的生存条件,就是“命”。

我们诞生的时代、成长的乡土、童年的纯真岁月、青少年的理想阶段,总是与我们的成长同在,是摆脱不掉的“命”。无论我们喜欢与否,今时今日所经历的种种过去,是支持我们开发前程的唯一凭藉,这就是我们的“命”。没有这一切的一切,我们连命都没有了。

从人的存在条件与处境而言,每个人都是独特的,本来无所谓的好坏与否,一支草一点露,每一个人一种命,同人不同命,不跟他人比较,便没有所谓的命好,还是命不好。

“知命”,就是要好好认识自己的命(简称“认命”),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,自己是珍贵,因此要保有自己独特的风格,活出自己生命的活力。

我们的命是父母亲所给的,双亲所给的一切,不管好坏与否,总要去接纳。你看二十四孝排第一的舜,来自一个父不慈、后母不爱、同父异母胞弟不恭的家庭,居然能造就舜的修身、齐家、治国和平天下。

积极而正面的认命,就是认同自己与生具备的生命情缘。这是活出人生的第一关卡,我们要在此展现气魄担当的天地豪情,永远不做第二人想。我们不要老是伤感自己的命不好,这是消极而负面的认命,是不可取的。

要做第一等人物,要能自觉作主,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谁,自己到底想要什么,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有意义而可行的,当然也要知道什么是应该断然舍却的,不要人云亦云,也不要追逐潮流,更不要随波逐流。世界虽然日新月异,我们也无需标新立异。放眼当今崇拜偶像的人心失落年代,我们永远不要误闯不属于自己的世界。

第一等人物,要能自在自得,我们所有的存在与得失,都不要因为他人而动摇。世事往往是一场欢喜一场空,我们要有洞察生命存在的能力,更要有“得不足喜,失不足忧”的修养。

我们要有自觉的能力,可以做自己的主人,但不去压迫别人。我确认自己的存在,也观赏别人的生存境况;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,也肯定别人成功的努力。第一等人物,不必把别人比下去。也无须打垮别人,所以才永远是第一等人物。

人生真正的问题,本来就在自己的身上。我们感到落寞,在于没有静观万物皆自得;我们觉得悲苦,在于没有让生命境界升华。自我的追寻,只能在认识自己后,进一步的自我超越中达致。人生的遗憾,在于没有勇气面对自己,反而把失败挫折转嫁他人,认为都是天下人的错!人生的悲哀,莫过于此。

人生的极端,在于“宁可我负天下人,勿令天下人负我”;人生的悲剧在倾尽心力做别人;人生的转折点在做回真实的自己,道家谓之“真人”。

做别人徒然让自己陷入死地,而做真实的自己才是人生的出路,由是出死入生。人要知命,做我自己,做第一等人物!



写于:皇冠城山居住处
28-11-2009(5:14am)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