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2月27日星期三

《中国报》专访(三):新春祭拜

《中国报》专访王忠文老师系列(三):新春祭拜

初一到十五祭拜訣竅
過年是吉祥的日子,普天同慶,鑼鼓喧天。

按傳統的道教禮儀,新舊年交替開始,直到大年初一至十五,幾乎每日都有獨特的祭拜儀式,這樣才能討個吉祥,合境平安。究竟其細節如何,我們誠邀雪隆三清道教會道教文化研究主任──王忠文老師,簡略地給予指導!

立春后 拜太歲
傳說,在60年裡面,上天每一年都各派遣一位神仙來值年,掌管人間禍福。老百姓尊稱這些神仙為“值年太歲”。太歲,也是道教神明的尊稱,亦稱太歲星君、歲君。

民間相信,當一個人的年庚與值年太歲相同,就稱為“犯太歲”,故務必拜太歲以保平安。

太歲要何時拜、怎樣拜?
王忠文說,立春以后,正月結束前;初一及十五,都宜拜太歲。當中,還要看個人所屬生肖和日期的干支是否有相沖。

首先,要準備一個全新的香爐、酒杯和茶杯各三個、筷子三對和齋果的各類祭品。

所謂心誠則靈,祭拜者宜親自準備“蓮花盆”、“大百解”、“貴人符”、“太歲衣”、“四方貴人”、“九玄天女”、“補運金”、“祈福紙”、“小元寶”、“疏文”、“金元寶”所組成的“太歲寶牒”。

必須緊記,太歲衣當中的疏文、轉運寶牒或大百解,拜祭前須在帖文上書寫犯太歲者的姓名及出生日期。

接著,要為太歲設神位,可安在廳堂,或靠近神台處,惟不可與祖先並列。放好香爐后,在一張紅紙上書寫當年太歲的名稱,或直接採用民歷書附送的“太歲鎮宅符”,貼在牆上。較為恭敬的,可安太歲殿或值年太歲神像。安太歲時,可唸三次“恭請太歲星君咒”。

其實,全套的太歲符,共有三種。須切記,安奉專用的太歲符,不可用來貼門,以免不敬。

祭拜者要誠心上香,呼求太歲,稟告姓名及所犯諸煞,祈求太歲保佑,化險為夷。待香燒過三分之二,捧起寶牒向太歲行三次叩拜禮之后,祭拜者就可開始將之焚燒。此外,道教徒也使用一支祈福禮籤來拜太歲,插供或燒供皆可。最后,祭拜者將三杯酒水輪流撒在地上,如此祭拜太歲儀式就告完畢。

選適合自己的時辰 拜財神
今年接財神的時辰如下:
立春(西曆2月4日,甲戌日):只宜朝東北拜喜神和貴神。
元旦(西曆2月7日,丁丑日):只能接喜神、貴神和八白財神。
初二(西曆2月8日,戊寅日,天赦日):可直接朝北方拜財神。
初五(西曆2月11日,辛已日):可拜五路財神。
初九(西曆2月15日,乙酉日):可直接朝東南方拜財神。
接財神使用的供品,宜準備水果、糕餅、齋菜、酒、茶、神香紙燭、疏文等。若是特備供品,則需七朵金蓮花、金帛元寶七個、財神寶牒一份、水果、一個盛著白米、紅豆、黑豆、黃豆、綠豆各7粒的小盤。

“要親自摺好金蓮花、金帛元寶,以顯誠心。疏文內容要避免俗氣,要寫得優雅,例如:祈求財源廣進達三江。查看適合本身的吉時或接財神吉時后,誠心念出‘招財口訣’,恭請財神入家門,焚燒寶牒后,將盤內的米豆放在神台上,待元宵后裝入紅包袋內,置于‘財位’上。”

按一般規定,接財神時宜燈火通明、滿室生香。接財神者須選吉時,再由主人和長者先上香。

對于居于私人住宅者而言,接財神首先要持12支小香向財神拜三次,再把3支香插在篱笆內,報上住家地址,恭請財神入家門,並開始焚燒迎神紙品。

手中餘下的9支香,3支插在天神爐,3支插家神主爐,3支插在財神爐。倘若未供奉天神、家神,可把香枝全部插在財神爐裡。這時,可點上蠟燭,將長壽香點燃插在財神爐。

接著敬茶、酒,片刻,再將較早前備妥的財神寶牒,捧在手裡向神明三次致敬后即焚燒,最后在灰燼上獻茶獻酒。

拜財神最好是全家一起參與,最年長的排在前,幼者在后,行三鞠躬禮。

“至于居住組屋者,則要下樓,持12支香面向財神拜三次,再把3支香插在地上,恭請財神入家門,其餘程序一樣。”


初一祭元始天尊
根據道教禮俗,大年初一大早,即早上7時至9時之間,宜在家進行祭祀儀式,由家長帶領,一家大小參與。全體為神明及祖先上香后,才宜外出拜年,或到宗祠祭祖。

“初一這天是吉祥的日子,因此,凡路上經過的每一間廟堂,都要進去拜拜,但不一定要拿供品祭拜。”

拜神時,要摒除功利的思想,宜先稟報個人及家人狀況,再說出自己的願望,求神保佑、賜福。
對于道教徒來說,初一也是“元始天尊”(道教經典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)誕辰之日,故在這天要以誠心、清靜心祈福。由于神位高尚,故切勿妄求偏財,宜求身體健康、精神充沛、心靈富足。

“要行大禮,即周禮之‘三禮九叩’,供素祭,點三支大香,唸祝香神咒。”

“三禮九叩”步驟如下:于神像前,雙腳站成八字形,雙手于腹前合抱鞠躬三次。右腳先下單膝跪下,左手撫胸,右手按地,左腳隨著跪下,左手按右手背上,頭叩在雙手背上三次。接著,抬頭,左手收回撫胸,左腳先上,右手用勁,右腳隨之站起,以起身直立。同樣動作反覆三次,即成三禮九叩。

初三送窮日
把初一、初二忌打掃留下的垃圾清理干淨,打包好,送走,象征把往年的霉運統統送出去,然后再到廟裡拜拜、許愿,或求經濟安穩、事業順利。

初四迎灶神
農曆12月24日送灶神回天以后,初四則須備妥足夠的供品,迎接灶神回來。供品包括水果、年糕、齋菜祭品、金銀紙、大香、大蜡燭等。貼好全新的灶神像之后,就要歡歡喜喜地迎接他回來。

初五迎接五路財神和武財神
新年期間的所有禁忌,都在這一天告一段落。

此時,不但五路財神登門造訪,連玄壇元帥趙公明──武財神,也降凡而來,算起來,一共是六位財神齊抵家門。
“武財神很有力量,是強而有力的財神,有助于發橫財,但他不用葷祭,素祭就可以了。”

當天,可誦讀《財神經》,並點燃五路財神專用的五行香、焚化五路財神金和五路財神符。

初八拜北斗
初七深夜,天上群星聚會,故宜提早作準備,然后在初七夜晚11時,至初八凌晨1時,祭拜星宿,祈求斗轉星移,扭轉乾坤。 首先,祭桌舖上紅布,惟不宜葷祭,但可用酒水。再來,用油杯點上49或108盞燈,代表天上的繁星,通宵燃亮至翌晨自動熄滅為止。 正統道教在祭拜時頌念《五斗經》,順序往天空的北、南、東、西、中間五個方向,祭拜星宿,儀式長約兩小時,其中包括誦經、稱念諸天星辰的名號和禮拜群星。

初九拜天公
“天公其實在農曆12月25日就已下凡來了,所以,我建議要早一點拜,用簡單儀式,念道教的天公寶誥,不一定要等到初九。” 儘管如此,初九還是可以隆重祭拜,但不一定要隨民間那樣葷祭,也可採素祭。如果去年所許愿望實現,則要以大禮還愿。
初十拜土地神
土地神或者“拿督公”屬小神,不可以整隻豬祭拜,但可用肉類和糖果拜之。在海外,信徒掛紙燈拜土地神,但大馬未有此習俗。

十五慶元宵
正月十五也是道教“天官賜福紫微大帝”誕辰,屬大神,地位僅次于玉皇大帝,故不宜葷祭,但供品中允許使用三杯酒。
祭拜前,把金銀紙摺出“金銀斗”並貼下“福”字作祭品;祭拜時,要念《天官寶誥》和《三官經》,並恭敬誦念寫好的疏文祈福。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