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2月27日星期三

《中国报》专访(二):新年祭祖

《中国报》专访王忠文老师系列(二):新年祭祖

新年祭祖飲水思源
按照中國傳統習俗,每到春節,一定要舉行隆重而莊嚴的祭祖活動。馬來西亞華人雖與大中華地區有時、空的隔閡,環境和宗教背景亦紛雜,卻從未沖淡華人慎終追遠的傳統價值觀。

過年祭祖,是華人不可丟失的文化傳統,即使皈依基督宗教者,也還完整保存著儒家慎終追遠、飲水思源、報本思親的精神,一如炎黃子孫向來強調落葉歸根,不能忘本。

“樹有根、水有源”,中華傳統文化重視孝道,不僅生前孝愛,死后也要孝敬。新春佳節,當全體家族成員歡聚一堂時,自然緬懷起辭世的先人,新春祭祖,成了思念之情的具體表達。

祖先祭祀起源于中國商朝,商人認為祖先雖然死了,但靈魂仍然存在,可以降禍、賜福予子孫。其后,“敬天、祭祖”的觀念,獲得儒家學說提倡,爾后又在歷史發展中加上宗教色彩,進而形成了中華民族淵遠流長的傳統文化。
然而,在時代的推移過程中,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德漸漸流失,以致今天仍有很多華人以為,祭祖在于清明節上墳掃墓,其實不然。鑽研道教文化的王忠文說:“過年祭拜祖先很重要!”並主張,春節祭祖獻上的供品,要比平時來得豐盛,禮節更要講究而隆重。

祭祖文化內涵甚豐
原來,根據道教信仰,祭祖就是冀望祖先共享人間煙火、庇佑子孫。過年祭祖,也就是恭請祖先與家人共享美食、舉杯共飲、一同團圓、維繫天倫,以冀祖先德澤庇佑子孫,從此五福臨門,獲享長壽、健康、富貴、好德和善終。 王忠文是雪隆三清道教會道教文化研究主任,他打趣說,除夕夜不要逕自吃團圓飯,而忘了祖先。嚴格來說,不僅在年夜飯之前隆重祭祖,我們也應每日早晚祭祖,只是現代人無法實踐,因此,過年初一到十五,當是早晚在祖先台前獻三炷香,克盡孝道

祭祖文化內涵甚豐,馬來西亞道教學院主席王琛發說,祭祖構成中華文化價值,透過儀式,又經反覆實習,它將中華文化內涵具體表達出來,喚起華人的自我認同。

“對家族祖先的感恩心情,將提醒我們珍惜眼前人。”這,正是祭祖意義的延伸。王琛發重申:“敬,就是敬如在,讓逝者永活你心中。孝敬,是生死如一,不折不扣。”王忠文則以一句順口溜“生前孝敬一粒豆,勝過死后拜豬頭”,絕妙地刻畫孝道的真諦。

道教强调“承负”道教強調“承負”,簡單來說就是“善惡報應”的概念。王忠文分析,在這概念下,祖先積來的陰德,就可透過祭祖過程福澤子孫;祖先倘若未立功德,道教有說:先人不修,后人幫他修。子孫為祖先頌念“救苦經”,就可為其減化惡業,獲得超生。這,就是祭祖的用意,絕不只是功利的求財求富。

由此,我們大概可瞭解,道教已把儒家敬老尊賢的初衷,作進一步內化,不僅相信祖先“陰德”能庇佑子孫,同時也相信在世子孫能藉著祭祖儀式,為祖先“補修”生前未修足的功德,形成一種“雙向互動”。

除了在家祭祖之外,每逢重大節日,例如除夕、春節、元宵節、清明節、端午節、中元節、中秋節、重陽節、冬至,道教徒也可到特別奉祀祖先的宗祠祭祖。

無關宗教只為孝道/虔誠有禮 才有感應

“拜祖先,別只是拿著香晃兩下就好。”十多年來為了弘揚中華文化,曾研讀講演多部中國經典,並在大學內以馬來文做道教研究的王忠文,有感于時下人祭祖態度輕率,如是提醒。

王忠文也是雪隆三清道教會道教文化研究主任。

他說,除夕夜是隆重祭祖的日子,禮儀中,其實須持香雙膝著地跪下,握香掌心朝向自己,香枝齊眉或不超過頭頂,再向祖先牌位虔敬地行三鞠躬禮,身體須下彎45度,接著左手把香插于香爐中央,這樣祖先的靈才會聚集,才會有“感應”,賜福予合家平安。

祭祖除了心誠以外,王忠文建議,也當呼叫祖先稱謂,各自跟祖先“講話”,例如稟報自己或家庭成員的現狀,順利的感謝,不順的求保佑,絕不可報喜不報憂。

祭祖禮節 另有一套
“祭祖要每位家庭成員一起來,不該全交由母親代勞。”一般年輕人認為,祭祖是老一輩做的事,這想法顯然有誤。

王忠文說,按照道教規矩,大年除夕隆重祭祖以后,初一至十五每天都要早、晚上香祭祖。早,意即早上七時至九時,過午則不宜;晚,意即傍晚五至七時。上香,並非一炷香代表一家大小,相反的,每人都要親自向祖先獻上三炷香。

“如果有家庭成員遲起,可由其中一位家庭成員代為獻香。”

另外,他提醒,自除夕那天起保留在祭祖台上的供品,尤其是容易腐爛的水果,切要勤換,時刻保持新鮮度,也當勤點蜡燭、勤添茶,這樣才不失虔敬之心。

王忠文說,祭祖時,應懷有感恩的心情,感謝祖先創下基業,就算祖先留下一棟破房子,也是祖先的功勞,所得一切都要感謝。

在現實生活中,子孫要繼承祖先未完的事業,繼往開來。在家庭裡,大小成員務必維持孝道,孝親敬老,保持和諧喜樂的氛圍,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貫徹祭祖的精神。


如何 向祖先或神明求財?
儘管道教不主張以功利的心態祭祖,然而,財富對于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來說,卻是彌足珍貴。故此,若有求橫財的心愿,也並非不能帶上祭祖台前。 只是,根據王忠文的說法,祭祖時若要求橫財,就更要心虔志誠,祈求時應稟報所處的狀況,把遇到的困難告訴祖先或神明,換言之,理由一定要充足。

“向祖先求橫財,一定要行跪拜禮,早晚都要拜,供品不能缺,常常拜,就有保佑。若真的中了彩票,不論大小,一定要還愿。”



没有评论: